近日,《绵阳晚报》推出“晚报有约”系列栏目,旨在领略绵阳经济高端人物风采,聆听时代强音,以此站在高端探寻绵阳经济脉动。富临集团作为绵阳市的龙头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李亿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绵阳晚报》于2011年12月20日刊登了专访文章:《力量,源自信念与忠诚》,全文如下:
在绵阳,富临是我们身边的企业。
是我们眼睛里,记忆中,心坎上,无论你留不留意,都早已记住的企业。
知情人的印象更为真切而具体:从1987年川江羽绒厂的3000元钱起家,历经20余年,如今富临已成为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作为绵阳民营企业的龙头,富临集团的整体实力列“四川省百强企业”综合实力第42位,荣获“四川省民营企业纳税20强”,连续6年进入“全国民企500强”企业排行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多次荣获“四川省银企合作诚实守信先进单位”……
说到富临,人们即刻会想起安治富。作为富临集团的创始人,他被众多人视为偶像、传奇人物,富临也因此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他之外,身兼富临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李亿中,又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性情和人生感悟?
近日,记者走进富临,与李亿中做近距离接触。
1、信念传递:唯读书才有出路
李亿中的儒雅一眼可见。端正的国字脸,白眼镜,镜片后面的光是温热的,温度来自性情深处。稍做交流,你就会觉出,他是一个内心炽热的人,又同时异常冷静。两种全然对立的感觉集于一身,让他生出一种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儒雅、严谨,又同时不乏激情。
从1994年加盟富临,18年过去,他从报关员、外事工作人员、销售员,做到了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他从一名来自山区的教师,成功转型,成为一名众所周知的商界才俊,成为一名才华卓越的职业经理人,其间的经历,可谓峰回路转,感慨万千。
他信奉孔子的话:“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他以为,说到智商,他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对自己的信念、恒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却绝不怀疑。
“信念”二字是母亲传给他的。
出生于剑阁山区的李亿中,由于历史原因,自呱呱坠地起就背负着不好的家庭成分,但他身上却有着荣耀家族历史传承的动力。父亲早逝,母亲带着6个孩子艰难度日。
母亲的教育简单而坚韧:读书。唯有读书才有出路。
因为读书,原本苦难的日子雪上加霜。包产到户后,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三个孩子读书,老二学医,田里的活唯有母亲干。
但母亲挺过来了,因为有信念。母亲说,我们李家的家族史上,出过翰林,爷爷是英年早逝的中共早期地下党员……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因为社会的变革而中断,在任何时候,无论做啥,都要有信念,有信心……
母亲的信念传给了孩子们。咬着信念和目标,高中毕业,李亿中考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李亿中回到剑阁,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兼学校团委书记。
2、命运转折:决定去留的“五分钟”
命运的转折缘于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他还深记得那段经历。那是1992年的春天,他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记载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那篇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风华正茂的他,热血澎湃,难以平静。从文章里,他敏锐地感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正在提速,在这个时候,只要抓紧机会,就可以干一番事业。
机缘的风,隔着千山万水,被大山深处的李亿中捕捉到了——或许从那时候起,命运早已注定他会走出一条在当时难以想象的不同人生路。
但当时的他,想的是到深圳去。南巡的风从深圳来,他就应该追随到深圳去。
恰好就是这时,命运再次以机缘的方式露出面来。他的一位大学老师来学校看他,交谈中得知他想下海,想去南方,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想下海,只要有志向,任何地方都有用武之地。为啥不考虑就在绵阳试试?
正是听了老师的建议,他决定去绵阳本土企业——富临看看。
之后就有了决定他命运转折的“五分钟”。
至今说到那“五分钟”,李亿中的眼睛依然放亮,脸上依然泛出红潮,血依然滚烫地流淌。
他去见了时任川江羽绒厂厂长的安治富,见面时间仅仅五分钟。
当时的川江羽绒厂,已成立了富临房地产开发公司,但作品还没有呈现出来,还在开发中。眼前的安总,干练、果断、激情——“我这个企业就是社会的,一定要把它做好。”
就是这句话让李亿中决定留下来——感觉挣钱不光是为了自己,而是有一种真正的社会责任感。
就是“这五分钟”让李亿中留下了——跟着这样的人干事业,前途肯定远大。
时至今日,李亿中说,18年过去,他始终感觉富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一句空洞的台词,而是一种具体而实在的价值观,一种文化,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这是基于富临的舵手安治富对人生的透彻感悟。富临董事长安治富最崇尚苏格拉底的一段名言:
“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与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不如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瞬间。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跟着这样一位磅礴而通透的领路人干事业,李亿中也生出若干感悟。他说人生的幸福值,取决于“五老”:有一对好的老人,有一个好老板,有一个好老婆(或老公),有几个好老师,有一堆老朋友。
李亿中是有福之人,在他的人生路上,这“五老”,都拥有了。
3、脱颖而出:富临知人善用
从一所剑阁山区学校来到富临,可以这么说,之前的种种经历和经验重新归零,在这里,李亿中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成长。
从报关员、外事、营销,到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下属企业总经理、常务副总兼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升迁的路径,可以真切地看出李亿中的成长足迹。
印象深刻的是1995年,富临集团成立,年仅26岁的李亿中被委以办公室主任职务。之前要成立集团,他在董事长安治富的指示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集团设立的架构和思路,并制订具体方案。成立集团前夕,董事长安治富把他叫到面前,让他推荐办公室主任人选。谁都知道集团的办公室主任是核心层,人员选择的好坏关系着整个集团的运作。他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向董事长推荐了五个人选,谁知安治富摇头,并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后来谜底揭开,年轻的李亿中被委以重任。仅凭这一点,让他再度意识到,富临的这块土壤,是知人善用的。不讲资历,不讲出处,不讲关系,只要你有才干,就可以找到施展的天空——富临要发展壮大,已成必然。
1998年至1999年,富临集团兼并成都山川汽车厂,他前往成都担任厂长。在成都的两年时间,参与了富临多个资本动作项目,拓宽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识,让他在远见和社会经验上有了长足长进,并开始思考更多的问题。
2000年,他从成都回到绵阳总公司,担任川江羽绒厂厂长。就在川江羽绒厂发展得最好的时刻,他向董事长安治富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奇特的建议:关闭川江羽绒厂。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建议。川江羽绒厂是富临的种子,是富临集团的母体,可以这么说,没有川江羽绒厂就没有现在强大而现代化的富临。
“为什么要关掉?”
“因为很简单,它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这是一个大胆而冷静的建议。是基于一番独特的思考而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习惯的改变,以及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再把羽绒厂做下去对富临战略上的布局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而富临要进一步发展,务必在项目的选择和精力的投入上,有全新的考虑。
董事长安治富及富临领导班子团队接受了这一建议。2001年3月,李亿中受命组建富临运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在新领域的大踏步拓展。
4、富临运业:升级上市,梦想成真
李亿中受命组建富临运业集团,在董事长安治富的统领之下,到2002年,先后收购兼并了绵阳二运司、捷达公司、涪华公司及江油的三家公司,并制订了一整套发展规划,响亮提出运业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升级上市,国内一流。”
这又是一个大胆得令人惊讶的目标。所谓“升级”,成立之初的富临运业集团在业内属二级企业,而最高级别一级企业,仅有成都一家。由此可见,一级企业的要求极高,一般的企业望尘莫及。可李亿中一开始就认为,绵阳应该有一家一级客运企业,而这家企业就应该是富临运业集团。
说到上市,富临集团董事长安治富是坚定不移的倡导者,鼓励者,支持者,除此之外,更多的人则持怀疑态度,认为仅仅是一个口号而已,不可能实现。作为具体的执行者、组织者,李亿中则抱定信念,坚定不移地推进,除了整体战略规划外,还在全面的工作计划上,做出了详细而系统的安排。
2003年底,李亿中再次调回总公司任常务副总兼党委书记,即便如此,对于运业集团的发展及上市进程,他仍坚决推进。回忆起那段历程,作为新面孔的富临运业集团在业界出现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不起”:没有人知道富临运业是谁,也没有人把它放在眼里;
第二阶段,“狼来了”:在短短的时间里,富临运业收购了若干客运站及客运公司:江油、蓬溪、射洪……直至进军成都,成都最大的城北客运中心、眉山运业总公司……都收至麾下。业界普遍意识到富临运业势头凶猛,务必高度重视;
第三阶段,“赶不上”:曾经,某地区的老板们,专门在一家五星级宾馆召开秘密会议,研究富临现象,商讨对策。但这些已经无法阻挡富临运业的迅猛发展。
仅以收购的某运业集团为例:收购前企业年利润仅50万元,收购后,富临没有增派一个人,仅用了富临的品牌效应及创新机制,企业年利润竟达到了1000多万元。
2010年2月10日,四川富临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道路运输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至此,一个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是“痴人说梦”的目标,最终达成,变为现实。
5、两种挑战:满怀饥渴感,重视学习力
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究竟是以什么作为桥梁,让李亿中始终占据着一定高度,始终具有超前的眼光和过硬的执行力?
李亿中用了一个十分熟悉而普通的词:与时俱进。
他说“与时俱进”这个词,没有人不懂,也没有人不会说它,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他看来,“与时俱进”要落实到行动上,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能力与水平与时俱进;二是个人的修养与时俱进。
能力和水平的“与时俱进”,关键在于学习。
18年来,李亿中是富临集团中接受学习和培训最多的人。
财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营销知识,法律知识……
一张粗略的学习时间表,从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李亿中渴求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历程。
1995年,在天津参加中日合办的未来企业高管短期培训班;
1996年,在电子科大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学习;
1997年—1999年,进入四川大学mba学习;
2001年,参加国务院与摩托罗拉合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大企业总裁班学习;
2004年到2006年,在西南交大攻读“东方智慧”研习班;
2009年1月,其时已任富临集团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给公司员工做榜样,他参加了国家研究生统一考试,被四川师范大学录取,如今仍然在读,在准备毕业论文。
李亿中坦言,求学的过程虽然艰辛,充满着挑战,但它对知识的更新和对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能让一个人始终处于一种饥渴的状态,一种谦逊的状态。
当然,不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学习,学中干,干中学,实践出真知;不仅向老师学,更重要的是向公司其他领导学,向同事学,向社会学,特别是董事长安治富的激情、战略思想、管控理念和社会责任等,都给了他太多的感悟,并受益终身。
学习不仅能提升能力,还能提升个人修养。随着能力的增长,社会认识度的提高,怎么样在这纷繁复杂、充满诱惑力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最高的忠诚度,是对一个团队的挑战,也是对每一个人的挑战。为此他愿意率先垂范,为整个团队做出表率。
一个好的企业,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企业,感恩社会,感恩他人……从这一点上讲,它比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要。
只有重视这两种挑战,重视自身的饥渴感,危机感,企业才能发展,才能真正强大,才有未来。
“那么,有一个问题,你在工作中的担子不轻,责任和压力肯定不小,你是怎么处理学习与工作中的时间问题?”
李亿中的回答十分直白:时间是靠挤出来的。达尔文说过: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把做没有价值的事的时间挤出来,去做有价值的事——如果因为时间紧张而不学习的人,我认为百分之百是借口。
长久以来,李亿中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都在12个小时左右。而他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回家再晚,都要按照计划,看一小时书。50%的时间看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25%的时间看文史书籍,另外的25%,兴之所致,服从自己的爱好,看文学书籍,听音乐。
能把自己对知识和修养的“充电”精确到如此份上,能力的成长便成为必然。正是这般超强的饥渴感和学习力,让李亿中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迅速而彻底地完成了由一名教师向一个高水平职业经理人转型的全过程。
6、高瞻远瞩:打造一流“百年企业”
李亿中从1998年初开始担任富临集团的第一届党委书记;1998年秋到成都工作后离任,2003年起再任党委书记,是四川省第9届党代表。
说起富临的党建工作,可谓高瞻远瞩,思维独到。按说党建工作,属政治思想工作范畴,既抽象又繁杂,稍不注意,往往流于形式。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多把精力用于生产和经营,党建工作更容易被忽略。
然而富临的党建工作具有优良的传统。早在1994年,富临就成立了党支部,当时的党支部仅有3名党员。发展到1998年,富临集团成立党委,成为当时全省范围内第一家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
富临之所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基于一个朴实而通透的认识,用李亿中的话说:我们对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不正是现代企业对一个优秀员工的要求?而一个优秀员工,正是辉煌国际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代表和体现。
富临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找准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与辉煌国际的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产生激励力量。
李亿中特别强调,在富临,上至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非常看重党员这个身份。只要你是优秀员工,富临就会把你作为培养对象。为此富临党委特别制订和实施了“双向培养”制度,把党员培养成技术能手或管理骨干,把技术能手或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每年推出新员工,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党组织的强大生命力始终如一。目前已有324名普通党员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和企业管理者。
如今,富临集团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党员占60%以上,中层管理者中党员占50%以上,党员已经成为企业的“主心骨”,党组织从当初仅3名党员的小支部发展到跨地区、跨行业建党委,现有党委3个、党总支部5个、党支部49个,党员1750余名;多数党员在集团的重要岗位担任要职。
“员工还是那批员工,硬件还是那些硬件,富临的运作就创造了奇迹。”这是李亿中时常感叹的一句话。
今年,富临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上缴税收3.5亿元,是绵阳境内纳税最多的企业之一。
如今,在董事长安治富的带领之下,富临集团已形成整套现代企业的管理构架,并制订出远景目标:以工业为核心,运输业、房地产业等其他产业为支柱,多元驱动、协调发展,将富临打造成中国西部一流的大型“百年企业”。
作为总经理的李亿中说,好企业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战略决策是前提,制度管控是关键,落实执行是保证,学习创新是活力,文化思想是灵魂,人才团队是根本。而目标确定,需有强有力的制度去确保落实。他将这一落实的过程提炼为“三力”:学习力,判断力,执行力。
富临的信念在于牢记社会责任,富临的决胜之本在于有一支忠诚而充满创新力的团队。采访中,李亿中多次提到富临的这支在董事长安治富领导下的经营管理团队以及由7000人组成的庞大的富临员工团队:常务副总经理曹勇是法律、证券方面专家,常务副总经理吕大全是财务金融管理专家,副总经理谢忠宪是资金管理专家,副总经理、川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欣,曾任北汽副总裁,是汽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副总经理范如彬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副总经理黄勇智慧内敛、敢于吃苦……可谓各路精英,人才济济。
说到未来,李亿中仍是那份特殊的气质,既炽热又冷静:如今富临集团旗下已有30多个大小企业,每一个行业都要找准自己学习的榜样,谦逊、平和、踏实、重视饥渴感和紧迫感,一项一项稳步向前推进。
只做一个绵阳民营企业中的老大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整个西部影响力最大的民营企业。在规模上、效益上、产品上、社会责任上,得到更好更大的认同。
抱定信念、忠诚、敬业,“做出来看,而不是说出来听”——这就是李亿中所理解的低调,也是他若干年来始终充满激情和力量的缘由所在。
原文链接:绵阳晚报